炭疽病 (Mango anthracnose)
病原菌:
Glomerella
cingulata Spauld & Schrenk (有性世代)
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. (主要)
C.
acutatum (次要)無性世代
病原菌主要危害芒果的花穗、果實、及幼嫩枝葉。
花穗病徵:
|
初現深紅色小點,而後擴展成長橢圓形黑褐色凹陷之斑點,病斑也會出現在花穗上,引起嚴重之落花及落果。
|
果實病徵
|
|
幼果期:
|
病斑出現於果實之果梗及果皮表面上,初為紅褐色小點,而後擴大成近圓形黑色凹陷之病斑,有時佈滿整個果實表面,引起落果。
|
生育期果實:
|
果實到採收前,一般不出現大型之黑色斑點,但於連續降雨時,偶爾會發生。一般於降雨後之陰濕環境下,愛文果實表面出現暗紅色的斑點,中心點較暗,但病斑並不擴大。
|
後熟果:
|
果實在採收三到五天後,果皮上開始陸續出現潛伏感染病徵。病斑初為黑色圓形,微微凹陷,而後擴大,且侵入果肉部份。病斑並會相連成一大片,使果實腐敗,不耐儲藏,完全喪失商品價值。
|
枝、葉病徵:
|
參考資料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植物保護圖鑑系列10 檬果保護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