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

蟲蟲危機-蟲害介紹(參)

膠蟲(Kerria insect
學名:Kerria lacca Kerr
形態:
  雌成蟲無翅,赤紫色,體之背面中央具有一刺,並分泌膠質,覆蓋群集之蟲體,雄成蟲有翅型與無翅型兩種,體之背面無刺,初齡若蟲粉紅色後漸加深,體扁長,橢圓形。
危害狀:
  
芒果枝條之主要害蟲,若蟲以刺吸式口器插入幼嫩枝條,吸取植物之養液病分泌紅色臘質及白色臘質,蟲膠覆蓋群集之蟲體,附著在枝條包裹表皮,誘發煤病,排泄物並誘引螞蟻,其臘質堅硬不易脫落,如不防治,樹勢衰落,影響開花結果,嚴重時被害枝葉枯死,通風不良之坡地無修剪之老樹,被害嚴重。


螟蛾(Mango shoot broer
學名:Chlumetia transversa Walker
形態:
  雄成蟲灰黑色觸角絲狀,每節有射出之毛,前翅有波狀,黑色線紋多條,外緣有一排呈線狀黑點,體長8公厘,翅展16公厘,雌雄很像,雌體上無黑色冠毛,體長10公厘,翅展20公厘。卵乳白色,橢圓形,長1.2公厘。幼蟲剛孵化時,淡褐色,老熟幼蟲頭部卵圓形,胴部背面淡紫色腹面灰黃色,體長15公厘。蛹淡黃色,翅芽達第4 腹節長及全體之二分之一,體長10公厘。

危害狀:
  產於嫩梢上之卵孵化後,幼蟲蛀食嫩梢或花芽中,自頂部蛀入後漸向下蛀食危害成隧道狀。使新梢萎凋,或幼果脫落,當新梢萎凋後,如果幼蟲尚未老熟,則幼蟲爬出危害部而再找尋其他健全新梢繼續危害,於危害部並將排泄物集結在其部位,最後化蛹於其中,在幼蟲期可危害25個新梢,嚴重時,可導致50%以上新梢或花穗被害。



參考資料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植物保護圖鑑系列10 檬果保護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